《樂曲悠揚》明與暗的微光:威尼斯1600
- 演出時間
- 2023年05月22日(一)下午 19:00~20:30
- 演出場地
- 瑞麗堂
- 節目介紹
- 微光古樂集將使用16-17世紀文藝復興末期至早期巴洛克時代的古樂器和室內樂編制:包括文藝復興木笛、巴洛克小提琴、文藝復興低音管、和義式大鍵琴等最對味的風格時代組合,再現1600年前後來自義大利的悠悠古樂。
- 執行單位
- 校牧室
-
微光古樂集團長。17歲赴奧地利格拉茲國立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先修班主修管風琴演奏,翌年就讀學士,在奧地利期間接觸了歐洲歷史文化的洗禮而進一步愛上了古樂,兩年後轉學赴瑞士巴塞爾(Basel),考進世界最早的古樂研究機構—國立巴塞爾古樂學院(Schola Cantorum Basiliensis),雙主修巴洛克管風琴與古低音管。2014年取得古低音管學士文憑,2016年取得古低音管演奏碩士,並在2018年以特優成績取得古低音管教育碩士。在歐洲期間擔任斯圖加特LaLa HoHo文藝復興古樂團基本團員,2019年在台灣任教於台灣神學院歷史管風琴。2019年與夥伴創立微光古樂集,策劃多場古樂製作,其中包含攝影與音樂相關多媒體製作,參與臺南國際音樂節等國內外音樂節製作,為歐洲中世紀、文藝復興、巴洛克早期音樂在臺推廣之領導者。
-
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藝術總監。旅居歐洲多年的日籍古小提琴家。
畢業於瑞士巴塞爾古樂院,跟隨 Leila Schayegh 教授學習。專注於巴洛克音樂,並研究中世紀古提琴到古典中提琴。求學期間,曾獲得曼紐因慈善基金會獎學金、廣島音樂獎學金。於2017年榮獲德國第18屆Biagio Marini 國際古樂室內樂大賽首獎。目前工作於亞洲與歐洲兩地,除了受邀在日本與韓國春川古樂節演出之外,平時定期於清華大學指導巴洛克樂團與課程,並與微光古樂集the Gleam ensemble舉辦巴洛克古樂的培訓與演出,在歐洲也繼續以首席的身份參與北德和瑞士與古樂團的音樂會與錄音。
Dario Castello (1602-1631): Sonata Decima, from “Sonate concertate in stil moderno, libro secondo”
達里奧.卡斯泰羅(1602-1631):第十號奏鳴曲,選自《當代風格協奏奏鳴曲第二冊》
Francesco Turini (1595-1656): Sonata a tre sopra la Monica
法蘭切斯可.圖里尼(1595-1656):三聲部奏鳴曲《莫妮卡》
Diego Ortiz (1510-1576): Recercada Settima “Romanesca”
迭戈.奧爾蒂斯 (1510-1576):第 7 號利恰卡爾《羅曼尼斯卡》
Giovanni Battista Fontana (1589–1630): Sonata Terza
喬望尼.巴蒂斯塔.方塔納:第三號奏鳴曲
Andrea Falconieri (1585-1656): “Ciaccona”
安德烈雅.法孔尼耶里 (1585-1656):《夏康舞曲》
Dario Castello (1602-1631): Sonata Undecima a 3
達里奧.卡斯泰羅 (1602-1631): 第 11 號三聲部奏鳴曲
Giovanni Picchi: Toccata
吉瓦尼.皮奇:《觸技曲》
Giovanni Battista Buonamente (1595-1642): Brando “L’ é Tanto tempo hormai”
喬望尼.巴提斯塔·波拿門特 (1595-1642):《莫妮卡》歌調
Dario Castello (ca. 1590-ca. 1658): Sonata Quarta a 2 Soprani from Sonate concertate in stil moderno, libro secondo
達里奧.卡斯泰羅(1602-1631):第四號奏鳴曲,選自《當代風格協奏奏鳴曲第二冊》
A. Falconieri: Folias Echa Para Mi Señora Doña Tarolilla De Carallenos
安德烈雅.法孔尼耶里:《佛利亞舞曲》
Tarqunio Merula (1594-1665): Ballo detto Pollicio
塔奎諾.梅魯拉:《波利西奧》舞曲
活動洽詢:主辦單位『校牧室 邱小姐 03-265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