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校慶音樂會《中原70 樂享中原》
- 演出時間
- 2025年10月16日(四)下午 19:00~20:30
- 演出場地
- 培英廳
- 節目介紹
- 七十年歲月如歌,校園裡的點滴記憶,化作悠揚的旋律; 七十年的步伐整齊,師生們的雙肩攜手,奏出和諧的篇章。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用音樂紀念這段同行的旅程,向每一位曾並肩前行的夥伴致敬。 將匯聚合作的默契與力量,每一段旋律都傳遞著合作與共鳴的價值。每一首樂曲背後都是攜手共創的故事。誠摯邀請您參與這場音樂盛會,一同在音樂的世界中重溫這段深情的光陰。
- 執行單位
- 風雅頌音樂中心
- 協辦單位
- 通識中心、人文與教育學院學士學位學程、音樂產業碩士學位學程
-
現任教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並擔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教職員合唱團藝術總監暨指揮。王郁馨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聲樂組,為國內演出經驗豐富的次女高音,活躍於各大舞台。曾參與多齣歌劇製作,包括《尤金奧涅金》、《弄臣》、《女武神》、《灰姑娘》、《瑪儂.雷思考》、《莎樂美》、《修女安潔莉卡》、《蝴蝶夫人》、《浮士德》、《卡門》、《魔笛》、《強尼史基基》、《頑童與魔法》等重要角色之演出;亦曾於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威爾第《安魂曲》、莫札特《安魂曲》、韓德爾神劇《彌賽亞》、海頓《尼爾遜彌撒曲》、馬丁帕爾梅利《布宜諾斯艾利斯彌撒》(探戈彌撒)等曲目擔任獨唱。2018年受邀赴義大利及瑞士等地演出。2024年受日本山形交響樂團邀請赴日擔任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女中音獨唱。演唱之餘致力於聲樂教學以及合唱音樂推廣,並受邀擔任臺中歌劇院製作歌劇《法斯塔夫》與《弄臣》合唱指導。
-
現任中原大學企管系研究所藝術管理組副教授。生於臺北,師大附中音樂班、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畢業後進入臺北市立交響樂團任職長笛演奏家,後赴紐約市立大學獲音樂碩士、音樂藝術博士班進修,返國後於元智大學取得文化政策與文化產業博士學位。1999年起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系教授音樂演奏專業人才;也投身人文藝術教育,於臺北科技大學、中央大學通識中心教授藝術相關課程,並撰寫多本文化藝術相關著作。2003年創設非營利表演藝術團體「人間樂集」擔任團長,規劃並策展國內外優秀展演;例如引進榮獲葛萊美獎項的紐約「Vanguard Jazz Orchestra」臺灣巡演等。2022年出版《文化中介的美麗與哀愁:愛丁堡藝穗節六部曲》為榮獲文化部-文化藝術政策獎勵之著作。身兼演奏家、教師、策展人多重身分,期望能對臺灣的藝術文化產業貢獻心力。
-
中原大學通識中心專任副教授兼風雅頌音樂中心主任、和實踐大學音樂系兼任鋼琴副教授與臺灣室內樂推廣協會理事。大學就讀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在臺灣完成專業的音樂教育,大學畢業後赴美國舊金山音樂院深造。曾先後師事許五津、張已任、陳郁秀、Jeffery Middleton、Timothy Bach、Mack McCray等知名教授。室內樂師事Prof. Bonnie Hampton。在美就讀期間,承蒙教授推薦到音樂院先修班部門(SFCM Preparatory Division)任職專任伴奏和鋼琴教師及音樂院內聲樂主修課的鋼琴伴奏等職務。畢業後受聘於舊金山音樂院為專任鋼琴伴奏。返臺後,任教多所學校,教學之餘經常以室內樂和伴奏形態活躍於臺灣樂壇,並曾受邀到日本、中國大陸、美國等地演出。她熱愛室內樂,致力於開拓室內樂的曲目與推廣室內樂。於2010年成立〈緣 室內樂集〉。除了每年定期策劃〈緣 室內樂集〉鋼琴五重奏『理性與感性』系列的演出活動外,更致力推廣音樂進入社區,提倡美育,為藝術文化耕耘。於2012年,於臺北市每月舉辦社區型態的沙龍音樂會,讓聽眾與音樂家們能近距離的交流,以欣賞音樂普及化進而提升生活的質感為目標而努力。近年與鋼琴家陳冠宇組鋼琴二重奏組合,呈現室內樂不同的面貌。
-
臺灣最活躍鋼琴家之一,臺北市立大學音樂學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兼任教授,曾師事高錦花、陳郁秀、魏樂富、張瑟瑟、Arkady Aronov、Abbey Simon、Oxana Yablonskaya、Boris Slutsky、Dmitri Rachmanov及Peter Basquin等教授,獲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學士學位、美國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鋼琴演奏碩士學位、職業演奏家文憑、鋼琴教學法文憑和美國紐約市立大學音樂學系鋼琴演奏博士候選人,並獲多項臺灣鋼琴比賽冠軍以及國際獎項。曾於美國紐約卡內基Weill音樂廳、林肯中心Alice Tully音樂廳、奧地利維也納Bosendorfer音樂廳、日本東京五反田文化中心音樂廳、大阪村松音樂廳、中國廈門藝校音樂廳和武漢音樂學院編鐘音樂廳等地舉行鋼琴獨奏會,均獲得樂評家極高評價。曾出版二十五張專輯,演奏足跡遍及歐美、中國大陸、日本、韓國、越南等國;曾任教於國際知名鋼琴音樂節並舉行獨奏會與大師班,擔任文化部音樂人才庫培訓計畫、國家級鋼琴比賽、大學聯考術科面試、墨西哥Parnassos國際鋼琴大賽等評委;曾與知名交響樂團以及多位國際音樂家合作演出。2020年推出「絕對貝多芬」:慶祝樂聖250週年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獨奏會計畫,已於2024年圓滿落幕。
-
現任中原大學音樂產業碩士學位學程主任。張浩博士畢業於美國馬利蘭大學音樂系博士班,專攻長笛、短笛演奏及樂團指揮。曾任實踐大學音樂學系專任副教授兼學系主任,教授科目包括長短笛演奏、室內樂、管樂合奏、管樂團教學法以及碩士班長笛、指揮主修等等。1996年赴美進入馬利蘭大學修習長笛演奏碩士學位。1998年榮獲Ulrich獨奏大賽首獎,1999年獲美國華盛頓長笛協會主辦之長笛大賽二等獎。2014年應上海管樂界邀請赴上海師範大學舉辦室內樂教學法講習會。2016年於上海音樂廳舉辦個人專場音樂會,2018年與中原大學專任音樂教師組成風雅頌室內樂集。2019年應邀於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音樂系舉辦長笛大師班,並指揮喬治亞州立大學管樂團演出。
-
臺灣古典吉他教父黄修禮,出生於髙雄市,中原大學電機系畢業後赴西班牙馬德里皇家高級音樂學院深造,曾連獲三次音樂院榮譽獎(Matrícula de Honor),並以第一名成績取得演奏家文憑,再以優異成績取得吉他高级教師文憑,並獲得西班牙文化部獎學金參加 Santiago de Compostela 西班牙音樂研習營中吉他大師Segovia講座。經常應邀參加各縣市及大學藝術季的演出,並曾與臺北市立國樂團及新竹市立愛樂管絃樂團演出協奏曲,也先後發表臺灣作曲家,如:潘皇龍、楊聰賢、潘世姬、曾興魁、張育豪、孫瑩潔、黃思瑜及林桂如等人的作品。1993年的【故情風情畫】於國家音樂廳的演出,為華人吉他家首次在國家音樂廳的獨奏會,也曾擔任羅西尼歌劇賽雅雅理髮師中的吉他家,於國家音樂廳演出。常應邀在國内、中國及東南亞巡迴演奏及講學,近年來其學生屢獲國内外比賽的大獎。2009年12月出版首張個人專輯《綺麗浪漫的西班牙風情》,佳評如潮,曾榮登G-Music風雲榜(古典榜)第二名,現任教於實踐大學音樂系。
-
臺灣臺北人。接觸音樂源自於錦和國小的管樂團,擔任小號手。就讀於五峰國中的普通班,但以主修小號考上了復興高中音樂班,師事聶中興。副修鋼琴,師事林香蒂。聲樂啟蒙於鄧吉龍老師,於高三轉修聲樂,師事何康婷教授。就讀臺北藝術大學及研究所,領略美聲奧妙及精進,皆跟隨唐鎮教授學習。隨後赴德學習歌劇專業,考取德國國立漢堡音樂暨戲劇學院歌劇類碩士;以優秀成績畢業後,直接錄取最高文憑就讀資格。2013年以飾演莫札特的歌劇「費加洛婚禮」(W. A. Mozart: Le Nozze di Figaro)中的音樂教師與個人整場歌劇獨唱會,贏得教授一致恭賀畢業,獲取國立漢堡音樂暨戲劇學院之歌劇類最高演唱文憑。現任教於黎明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東海大學音樂系歌劇表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所。
-
活躍於樂壇的女高音羅明芳,畢業於義大利國立米蘭威爾第音樂院、美國紐約曼哈頓音樂院。自2004年起與國家交響樂團NSO、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SO、國立臺灣交響樂團NTSO、長榮交響樂團ESO及高雄市立交響樂團KSO、陽光臺北交響樂團、樂興之時交響樂團PMM、音契合唱管絃樂團等多次合作音樂會與歌劇:《卡門》、《女人皆如此》、《唐.喬凡尼》、《費加洛婚禮》、《後宮誘逃》、《魔笛》、《依多美尼歐》、《魔彈射手》、《浮士德》、《波希米亞人》、《糖果屋》、《修女安潔莉卡》、《強尼・史基基》、《法斯塔夫》、《茶花女》、《風流寡婦》、《蝙蝠》、《齊格飛》、《女武神》、《帕西法爾》、中文歌劇《梧桐雨》、新編京劇《快雪時晴》、佛瑞《安魂曲》、 馬勒《第八號交響曲》、奧福《布蘭詩歌》、韓德爾《彌賽亞》、布魯克納《感恩讚》、古諾《聖西希爾莊嚴彌撒》、貝多芬《莊嚴彌撒》、沃恩威廉斯《賜我們平安》等及數多場NSO講座音樂會。現任於中原大學專任副教授並兼任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中原風雅頌室內樂集樂團團員、中華民國聖樂促進會理事。
-
成立於1965年,是一支蒙神呼召並充滿愛的合唱團體。教職員詩班成員為教職員與眷屬,皆懷抱著對基督的愛和服事的心志,透過音樂彰顯神的榮耀,並向世人傳遞平安、喜樂與福音的信息。詩班自1982年起開始暑期巡迴演唱,足跡遍及臺灣各地的教會、監獄、醫院、工廠及學校等場所,至今從未間斷;自1987年以來,亦受邀至美國、日本、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及中國大陸等地區巡迴獻詩,成為傳遞福音的重要橋樑。近期詩班參加2024年桃園市民合唱大賽樂齡組比賽,榮獲第一名佳績,再次展現卓越的音樂水準及見證神的愛。士學位。2017、2018年受澳門青年音樂藝術家協會邀約,擔任「澳門國際藝術公開賽總決賽」評審。目前任職於中原大學音樂產業碩士學位學程助教。
多普勒:〈輪旋曲〉選自給雙長笛與鋼琴《行板與輪旋曲》,作品25
F. Doppler: “Rondo” from Andante and Rondo for 2 Flutes and Piano, Op. 25
雷哈爾:〈我心只屬於你〉選自輕歌劇《微笑王國》
F. Lehár: “Dein ist mein ganzes Herz” from Das Land des Lachelns
比才:〈我為您跳舞〉選自歌劇《卡門》
G. Bizet: : “Je vais danser en votre honneur” from Carmen
雷哈爾:〈雙脣緘默〉選自輕歌劇《風流寡婦》
F. Lehár: “Lippen schweigen” from Die lustige Witwe
史特勞斯:〈香檳之歌〉選自歌劇《蝙蝠》
J. Strauss: “Champagne Song” from Die Fledermaus
卡普斯汀:給四手聯彈小交響曲,作品49
N. Kapustin:Sinfonietta for Piano Four Hands
I. 序曲:快板 Overture:Allegro
佐佐木邦雄:給鋼琴四手聯彈《大洋的鼓動》
Kunio Sasaki: Ocean Beat for Piano Four Hands
克朗克:給雙長笛與鋼琴《兩隻蝴蝶》,作品165
E. Kronke: Deux Papillons for 2 Flutes and Piano, Op. 165
普契尼:〈花之二重唱〉選自歌劇《蝴蝶夫人》
G. Puccini: “Duetto dei fiori” from Madama Butterfly
威爾第:〈飲酒歌〉選自歌劇《茶花女》
G. Verdi: “Brindisi” from La Traviata
帕格尼尼:A大調小提琴與吉他協奏風奏鳴曲,作品61
N. Paganini: Sonata Concertata in A Major for Violin and Guitar, Op.61
I. 精神抖擻的快板 Allegro spiritoso
II. 深情的緩板 Adagio assai espressivo
III. 詼諧、稍快地迴旋曲 Rondeu-Allegretto con brio scherzando
蕭邦:降A大調波蘭舞曲《英雄》,作品53
F. Chopin: Polonaise in A-flat Major “Heroic”, Op. 53
海頓:〈諸天述說神的榮耀〉選自《創世記》
J. Hayden: “The heavens are telling the glory of God” from The Creation
一、 本場音樂會採線上報名為主,報名相關請參考以下:
1. 報名連結:https://itouch.cycu.edu.tw/go/?w=14006@acpm3
2. 報名時間:2025/09/29(一)至 10/10(五)截止。表單關閉後,需時間彙整,將不再受理線上報名。
3. 入場方式:報名成功者,請當日18:00~18:40於培英廳門口報到並領取號碼牌。(號碼牌僅為可入場之證明,入場順序仍須以排隊為主)
二、 請依工作人員指示入場。
三、 主辦單位保有活動內容/流程調整之權利,若有異動,請依中心最新公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