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梳
- 演出時間
- 2023年02月23日(四)下午 16:00~17:10
- 演出場地
- 風雅頌藝文廳
- 節目介紹
- 今年,我們改編了許多台灣的歌曲,這些家喻戶曉的重要作品承載著時空、刻畫著靈魂,透過歌詞也透過旋律。 轉譯的過程是謹慎的,但爬梳創作背景、聆聽原唱與研究編曲的過程,是深刻的理解;剖析咀嚼之後,以各種手法延伸、想像,再譜寫成屬於透鳴觀點的詮釋。 我們想要邀請您,跟著透鳴一起探索,這塊土地所滋長出的,這些歌曲、這些故事。
- 執行單位
- 風雅頌音樂中心
- 協辦單位
- 通識中心、音樂產業碩士學位學程、人文與教育學院學士學位學程
-
瑞士國立伯恩藝術大學藝術碩士,單簧管及低音單簧管演奏家。彰化縣人,自幼學習單簧管。2007年赴奧地利維也納學習,師事 Prof. Naka Makoto,畢業後獲藝術家文憑。2014年轉赴瑞士留學,就讀國立伯恩藝術大學 (Hochschule der Künste Bern),師事當代音樂名家 Prof. Ernesto Molinari,在其門下學習單簧管家族各類樂器之演奏,以及現代音樂。在校期間曾獲室內樂比賽第一名,並獲選參與多場現代音樂與跨域製作,2017年6月以最高成績(mit Auszeichnung)畢業,獲該校藝術碩士學位,現就讀輔仁大學音樂系博士班演奏組,師事林佩筠副教授。
2017年回台於國防部示範樂隊服役,服役期間獲選為當年度協奏曲比賽優勝。返國後積極參與各項演出,近年專注於製作當代音樂的節目,並擔任製作人,嘗試各種展演方式的可能,現為透鳴單簧管重奏團及時間藝術工作室成員。
-
輔仁大學音樂研究所單簧管碩士,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研究所單簧管碩士。
2013年與夥伴組成透鳴單簧管重奏團,同年透過小提琴手/班多鈕手風琴手李承宗的介紹,加入王榆鈞與時間樂隊並進行專輯編曲錄製,2014年獲得第5屆金音創作獎及最佳民謠專輯獎(《頹圮花園》),2019年獲得第10屆金音創作獎最佳民謠專輯獎(《原始的嚮往》)。2018年與歌手賴予喬、吉他手葉超、單簧管手楊蕙瑄組成春麵樂隊,2019年獲第10屆金音最佳創作獎最佳跨界獲世界單曲獎(〈我在你的眼睛我看到了你〉)收錄於EP《狐狸莫笑貓》,2021年獲得第32屆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獎(《到底》)以及新加坡Freshmusic Awards最佳新團體獎。
近年也開始從事編曲工作,2024年與透鳴單簧管重奏團發行之專輯《讀梳》,將許多台灣民謠以室內樂形式改編為透鳴的特殊編制並衍伸新意。
-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管絃與擊樂研究所。先後曾師事江致蒨、鄭哲男、楊喬惠、張佳韻等教授。在獨奏方面,比賽曾獲得Agenda of the 15th “Gheorghe Dima”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複賽入選、Buffet單簧管大賽第二名、臺灣管樂團單簧管新秀大賽、愚韻室內管絃樂團新聲協奏曲比賽等獎項。亦多次參演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國家交響樂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長榮交響樂團、臺北大眾交響樂團、愚韻室內管弦樂團、龍潭愛樂管弦樂團之演出。曾通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友室內樂音樂會徵選,與鋼琴家劉姿鳳、大提琴家孔仁欣於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廳合作演出《布拉姆斯鋼琴三重奏,作品一一四》;亦獲選為巴赫新聲,與大提琴家孔仁欣、鋼琴家游適伃於臺北巴赫廳舉辦三重奏音樂會,於2022年國家兩廳院演奏廳舉行「楊曼君單簧管五重奏音樂會」。現任透鳴單簧管重奏團團員。
鄧雨賢/改編:高承胤:《四季紛紅》
鄧雨賢/改編:高承胤:《月夜若愁》
鄧雨賢/改編:高承胤:《蝶望春風》
鄧雨賢/改編:高承胤:《語月花》
蕭泰然/改編:高承胤:《永遠的故鄉》
呂泉生/改編:高承胤:《搖嬰仔歌》
楊三郎/改編:高承胤:《寂夜港雨》
泰雅古謠、古賀正男、周蘭萍/改編:高承胤:《編織月光》
1. 請依工作人員指示確實做好實聯制。
2. 進場時測量體溫,如發現體溫超過攝氏37.5度,將婉拒入場。關於疫情相關處理辦法,請參閱本校防疫專區https://wph.cycu.edu.tw/ep/
3. 觀眾需自備口罩演出期間應全程佩戴、遮掩至口鼻,若無法配合,將婉拒入場。
4. 場內禁止飲食飲水、雨傘請放置門口旁的傘架。
5. 若無法到場的樂迷們,歡迎關注本中心臉書以及本校維澈樓一樓大廳,當日將藉由直播推【風雅頌線上音樂廳】唷!
直播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artssaloncycu/
6. 本場活動有通識自主學習時數認證,若需認證者,請攜帶學生證簽到,觀看線上直播音樂會者,則無法取得通識自主學習時數認證。
7. 如有問題可來電來訊03-2651281/artssaloncycu@gmail.com
*主辦單位保有活動內容/流程調整之權利,若有相關異動,請依本中心最新公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