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法國弦樂四重奏
- 演出時間
- 2020年03月05日(四)下午 15:50~17:00
- 演出場地
- 風雅頌藝文廳
- 節目介紹
- 1892年,德布西譜下自己唯一的一首弦樂四重奏,那是詩意翩翩的稀罕之聲;1909年克拉斯,在海軍職務閒暇時寫下的弦樂四重奏,雜揉青春記憶與巡航所聞。小提琴家吳庭毓、吳怡宗和中提琴家楊瑞瑟,與大提琴家孫小媚所組成的弦樂四重奏,將在音聲流動中引領聽者,遇見那絢爛法國。
- 執行單位
- 風雅頌音樂中心
-
1994年畢業於國立藝專音樂科,1997 年赴法國馬爾梅森音樂院(Conservatoire National De Region Rueil Malmaison)修習小提琴學位,在校期間擔任學校樂團首席,並與M.Boufil修習室內樂課程,留學期間參加尼斯、普羅旺斯等國際音樂營,習琴於Olivier Charlier及Laurent Kocia,多次參與海華藝術節之演出。1998年以優異成績榮獲最高級金牌獎(Medaille d’Or),次年獲得裁判一致通過優異級優異獎(Prixd’Excellence a l’Unanimite),2000 年更榮獲完善級超技獎(Prix de Virtuosite)。2017 年1月取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小提琴演奏博士學位。吳怡宗目前任教於清華大學音樂系、中正高中、新北高中、南崁高中、仁愛國中、南門國中及古亭國小音樂班小提琴教師,並任教於鈴木小提琴台北教室,除每年定期舉辦音樂會之餘,也積極地投入音樂教學。
-
畢業於法國Ville de Rueil–Malmaison Conservatoire National de Region 國立音樂院最高級班。出生於高雄,14歲任高雄市青少年管絃樂團首席,1982年以第一名畢業於國立藝專音樂科弦樂組(現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畢業後曾任國防部示範樂隊首席、臺北市立交響樂團首席,1988年赴法留學,隨教授Melle Brignon學琴,在校期間亦致力於獨奏與室內樂的演出。
1989年自法返國後,受聘擔任NSO國家交響樂團首席,任職長達30餘年,於2021年退休。吳庭毓與樂團累積豐富的舞台經驗,並獲邀至大陸及俄羅斯等地演出。2006年擔任Salut Taiwan 夏綠台灣國際音樂節音樂總監至今。
除活躍於各項音樂活動演出之外,吳庭毓也積極致力於教學工作及室內樂、 指揮演出,目前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等音樂學系。
-
高雄市人,16 歲通過教育部「資賦優異兒童」出國甄試赴紐約深造,留學多年獲得曼哈頓音樂學院大提琴演奏學士、碩士及美國馬里蘭大學音樂藝術博士。師從Scott Ballantyne、 David Soyer 教授,室內樂接受「美藝鋼琴三重奏」Isidore Cohen 兩年指導。
孫小媚博士曾分別於羅斯托波維奇及史塔克大師班演奏接受指導,參與「第三屆世界大提琴會議」、「荷蘭音樂營」、「亞斯本音樂節」及獲邀參與第一屆卡薩爾斯大提琴比賽(Kronberg, Germany)。2000 年獲選為「兩廳院樂壇新秀」返台定居,2004 年擔任「長榮交響樂團」第一任首席大提琴,隨團多次赴中國、日本東京,新加坡、洛杉磯、倫敦及挪威等地演出。
2010 年起任教於私立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教授大提琴,致力於音樂傳承,現為「台灣巴洛克樂團」藝術總監。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畢業後,獲得教育部公費留學獎學金負笈法國,並在巴黎師範音樂院榮獲高級演奏家文憑畢業。2015年起,已發行數張錄音專輯:《采歌》、《弦中之歌》、《對話6×6》、《台灣印象 音畫》、《心聆I, II, III》等,專輯內容從中提琴的經典作品,乃至跨樂種與風格的創意性突破,兼具傳統與當代。閒暇亦喜作畫,尤以油畫抽象作品,充滿音樂律動感而備受喜愛。2012年起,亦致力於消弭城鄉文化資源的差異,帶領絃樂四重奏團至台灣各地區偏鄉學校義務演出,讓當地兒童有機會接觸精緻音樂,至今足跡已遍及中小學近百所。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專任教授,春詠藝術文化基金會董事,台灣中提琴室內樂團團長。
德布西C. Debussy:G 小調弦樂四重奏,作品 10 String Quartet in G minor, Op.10(活潑果斷地 Anime et tres decide、相當活力節奏地 Assez vif bien rythme、小行板,溫和表情地 Andantino, doucement expressif、非常中速地 Tres modere)
克拉斯J. Cras:弦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緩慢地 Lent、平靜地 Calme、輕鬆快速地 Vite et leger、緩慢地,很快地 Lent Allegro mol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