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詩與歌
- 演出時間
- 2024年11月14日(四)下午 19:00~20:30
- 演出場地
- 瑞麗堂
- 節目介紹
- 向陽老師是跨領域的作家,除了以詩篇作品聞名之外,兼及散文、兒童文學及文化評論、政治評論。 在身分上, 他是詩人、作家,也是作詞人、政治評論家、考古學家。 身分多重,領域寬廣,當代文壇最具代表性且具豐富實驗精神的詩人。 此次希望能藉由向陽老師的台語文學現代詩造詣,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詩與樂"音樂會,除了以此來提升我們對於現代台語文學詩詞造詣,並創造多元豐富當代作曲家的音樂演出。作為台語文學與當代作曲家的詩與樂推廣。
- 執行單位
- 風雅頌音樂中心
- 協辦單位
- 校牧室、通識中心、音樂產業碩士學位學程、人文與教育學院學士學位學程
-
向陽,本名林淇瀁,一九五五年生,臺灣南投人,政治大學新聞系博士。為美國愛荷華大學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國際寫作計劃)邀訪作家,現任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
曾任《自立晚報》副刊主編、《自立》報系總編輯、總主筆。獲有吳濁流新詩獎、國家文藝獎、玉山文學獎文學貢獻獎、榮後台灣詩人獎、臺灣文學獎新詩金典獎、教育部「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金曲獎傳藝類最佳作詞人獎等獎項。
一九七四年正式發表詩作,詩作融合鄉土與現代,更因創作臺語詩、十行詩而自成風格。著有詩集、散文集、評論著作等五十多種,編譯作品三十餘種。
-
奧地利國立薩爾茲堡莫札特音樂大學(Universität Mozarteum Salzburg)藝術歌曲與神劇最高演唱文憑(Lied und Oratorium - Postgraduate),2009年初赴義大利進修。2017年負笈奧地利攻讀國立薩爾茲堡莫札特音樂大學,2020年取得藝術歌曲與神劇最高演唱文憑。2008年獲永豐愛樂古典菁英獎永豐獎得主。2010年獲選為臺灣兩廳院歌劇工作坊成員,2016年獲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德文藝術歌曲獎學金比賽首獎、臺灣盃中文藝術歌曲菁英組首獎及最佳閩南語藝術歌曲詮釋獎,2018年參與錄製全套58首歌曲的《我們的時代,我們的歌》中文、臺語藝術歌曲專輯,2020年錄製《秋天的故事—陳義芝詩選與臺灣作曲家歌樂創作》。現為台大合唱團聲樂指導,輔仁大學音樂系、東海大學音樂系兼任助理教授。
-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主修鋼琴,師事林和惠教授,聲樂伴奏師事謝欣容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流行音樂產學應用研究所,主修編曲製作及產業行銷。2011年起至餐飲服務業歷練,曾任安心食品摩斯漢堡、樂雅樂等連鎖餐飲品牌之行銷經理及進出口事業主管,並協助東元集團各餐飲品牌策畫及執行超過百場大型記者會、國際會議及展覽等各類活動。
2017年因對音樂的熱愛重返音樂領域學習與歷練,曾任台北藝術大學歌劇班、國家交響樂團及台北市立交響樂團鋼琴合作,參與台北愛樂歌劇坊《弄臣》、《魔笛》、《冒牌婚姻》、兩廳院歌劇工作坊《三隻小豬&木偶奇遇記》、活泉室內樂團《劇院經理》、《老處女與賊》及謎思星球劇團《灰姑娘》等多部歌劇之排練及演出,並經常與多位知名聲樂家、合唱團及劇團合作,以每年近百場之演出活躍於亞洲各大城市之舞台。
-
曾任:NSO國家交響樂團指揮助理(2022/23)
現任:台北室內合唱團客席指揮、巴雀青少年絃樂團指揮、台中音契合唱團指揮、國立成功大學管絃樂團指揮、任教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音樂系、中原大學。
澎湖縣人,自幼學習雙簧管,多次於全國音樂比賽雙簧管、聲樂項目獲獎。畢業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2024年甫獲Par表演藝術選為臺灣9位40歲以下新秀指揮、國立馬公高中傑出校友。近年曾指揮維也納Webern Symphony Orchestra、羅馬尼亞Bucharest Symphony Orchestra、克羅埃西亞Dubrovnik Symphony Orchestra、匈牙利Danubia Orchestra Óbuda、法國Ensemble Ars Nova、香港Pro Arte樂團、巴雀樂團Camerata Taiwan。
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管絃樂指揮最高演奏文憑
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管絃樂指揮、合唱指揮雙碩士。
-
活躍於樂壇的女高音羅明芳,畢業於義大利國立米蘭威爾第音樂院、美國紐約曼哈頓音樂院。
音樂學習啟蒙於楊鳳鳴老師、呂麗莉教授、李士明老師、G.P.Manaspina、R.Crosatti、Bonnai Adele、Edith Bers等,至今仍習於旅義聲樂家朱苔麗教授門下.演唱的足跡遍佈了:義大利、美國、加拿大、中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
自2004年至今經常與國家交響樂團NSO、台北市立交響樂團TSO、國立台灣交響樂團NTSO、長榮交響樂團ESO及高雄市立交響樂團KSO、陽光台北交響樂團、樂興之時交響樂團等多次合作歌劇與音樂會
現任於中原大學專任副教授暨人育學院學程主任並兼任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自2015起曾連續2年受邀擔任過iSing! SUZHOU國際青年歌唱家藝術節之師資陣容。現為中原風雅頌室內樂集樂團團員、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會員。
-
東吳校友合唱團成立於2011年8月,團隊成立時,由指揮家陳雲紅老師擔任藝術總監,自2021年起,由鄭逸伸老師接任藝術總監。歷年來在台北、苗栗、高雄等地累積近30場公演,迴響熱烈,演唱曲目多元,包括彌撒曲、清唱劇、神劇、經文歌、中外文合唱歌曲等。秉持「快樂歡唱、聲聲不息」的精神,東吳校友合唱團以「藉音樂服務社會、以和諧歌聲投身公益活動」的核心價值,期冀我們能透過歌聲給人們更多感動與溫暖。
2017年受邀於香港聖約翰主座教堂,與香港DIE KONZERTISTEN合唱團聯合演出「雙城慶頌」。2010年為慶祝母校東吳大學120週年校慶,受東吳大學音樂系邀請,與指揮家江靖波所帶領東吳大學音樂系管絃樂團,聯合演出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於台北國家音樂廳,獲音樂界與各界佳評;2021年適逢創團10週年,以「我記得」為主題,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辦專場音樂會,將創團10年來經歷的人生況味,與觀眾分享。2022年邀集20餘位優秀台灣管弦樂手組成「節慶管弦樂團」,以「星空祈願」為主題首演巴赫清唱劇《GLORIA IN EXCELSIS DEO,BWV191》於國家音樂廳,並委託編創經典電影主題曲,演出台灣近十年知名國片主題曲,傳達青春、愛情、面對逆境不放棄與對夢想的追求。
2023年3月東吳校友合唱團受邀與NSO國家交響樂團、拉縴人合唱團合作演出「NSO璀璨之聲─孟德爾頌之夜音樂會」;並受邀在日本小田原三之丸音樂廳演出;2023年10月與高雄室內合唱團於高雄衛武營音樂廳舉行聯合音樂會;2023年12月東吳校友合唱團再次受邀與NSO國家交響樂團、拉縴人合唱團合作演出「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
東吳校友合唱團近年來,積極推動合唱歌曲的委託創作、編曲計畫,定期委託青壯世代作曲家劉聖賢、劉毅、黃俊達等人創作新曲,攜手作曲家發表作品,拓展台灣合唱音樂藝術性與多元性,期盼合唱音樂在台灣能有更豐富的內涵。
石青如 曲:《講互暗暝聽》
石青如 曲:《世界恬靜落來的時》
賴德和 曲:《咬舌詩》
蕭泰然 曲:《阿母得頭鬘》
石青如 曲:《村長伯仔欲造橋》
石青如 曲:《阿爹的飯包》
石青如 曲:《秋風讀眛出阮的相思》
黃俊達 曲:《告 別》
- 本場音樂會無需報名,請於入場時間排隊入場。
- 場內禁止飲食飲水、雨傘請放置門口旁的傘架。
- 請依工作人員指示入場。
- 本場音樂會有列入「通識認證」、「通識自主學習學分」,若需認證者,請攜帶學生證,並於音樂會離場時,依工作人員指示靠卡簽到。
- 主辦單位保有活動內容/流程調整之權利,若有相關異動,將公告於本中心臉書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