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初聲--三重奏音樂會
- 演出時間
- 2020年12月23日(三)下午 15:50~17:00
- 演出場地
- 風雅頌藝文廳
- 節目介紹
- 浪漫樂派發展極盛後,走進二十世紀,作曲家們再度展開對樂器、聲響、樂種等各項聲音的實驗。漸漸地,由單簧管、小提琴、鋼琴組成的三重奏引起了興趣。在兩部高音域的單旋律樂器與一部音域寬廣的多聲部樂器間取得平衡與創新,讓此類型的三重奏逐漸嶄露頭角。巴爾托克、貝爾格、艾佛士,以及今天即將聽到的三位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哈察都量、米堯,皆創作了膾炙人口的三重奏作品。史氏於1917年寫了《士兵的故事》,兩年後編寫出三重奏版本;哈氏與察氏也分別於1932年與1936年寫了三重奏的作品,而這些在當時帶著新奇聲響效果的作品,如今已普遍為演奏家們呈現於舞台上、唱片裡。今天,就讓陳怡真、邱明瑩、蔡世豪為您帶來由單簧管、小提琴、鋼琴三重奏所呈現的二十世紀初聲。
- 執行單位
- 風雅頌音樂中心
-
邱明瑩,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音樂藝術博士。2013 - 2018年於吉隆坡國立馬來亞大學(University of Malaya)擔任專任助理教授。近年的演出含2019年一月於台北、台南、高雄三地與鋼琴家楊登凱博士合作之小提琴與鋼琴之夜音樂會、同年四月與光仁中學管弦樂團於吉隆坡國立馬來亞大學演出莫札特小提琴協奏曲,並指揮該校大提琴重奏團。除了古典音樂教學及演奏外,亦跨足劇場音樂之領域,2020年獲得文化部補助,將於11月與BeArtHeater劇團推出原創製作《艾瑪》。邱明瑩目前任教於私立光仁中學音樂班、中央大學附屬高級中學音樂班等校。
-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藝術博士,師事陳美鸞教授;另以全體裁判一致通過獎獲巴黎師範音樂院室內樂演奏家文憑。目前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輔仁大學音樂系與實踐大學音樂系。演出型態涵蓋獨奏、協奏、室內樂及聲樂伴奏等。世豪經常受邀於國外音樂節演出、擔任國際鋼琴比賽評審,以及暑期夏令營之授課、演出與大師班等活動,例如舊金山 Mountainview Performing Arts Center之鋼琴獨奏會;挪威Culture Festival“Reginedager”室內樂作品首演;法國波爾多 Fiestival Musique Passion鋼琴獨奏會;法國巴黎Ville d’ Avray之梅湘百歲冥誕系列音樂會;2005以及2011年法國第八屆與第十一屆Concours international de piano de Mérignac 鋼琴比賽;2006年新加坡亞洲明日之星總決賽;2008年第十九屆傳統暨藝術類金曲獎;2016以及2017年法國第二屆與第三屆Concours de piano Challenge d’ Aliènor de Parempuyre鋼琴比賽評審等。2005至2014年間九度擔任義大利Brescia與Verona之Corsi Estivi Laboratorio Teatro Lirico特約鋼琴家。2012至 2017年五度於法國Académie d’ été de piano de Mérignac音樂營授課,同時舉辦雙鋼琴音樂會。2018年首度獲邀於法國第二十屆Académie international de musique de Flaine音樂營授課。
哈察都量Aram Khachaturian:三重奏,為單簧管、小提琴與鋼琴Trio in G Minor for Clarinet, Violin and Piano
米堯 Darius Milhaud:組曲,為單簧管、小提琴與鋼琴Suite for Clarinet, Violin, and Piano
史特拉汶斯基 Igor Stravinsky:《士兵的歷史》組曲,為單簧管、小提琴與鋼琴